【概要描述】ASI是致力于铝价值链标准制定和认证的非营利性计划。ASI的愿景是实现铝对可持续性社会贡献的最大化。使命是认同并协作推动铝的负责任生产、负责任采购和企业治理。
在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推动下,铝业作为工业制造的重要原材料,也正向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
ASI(铝业管理倡议)铝业绩效标准认证作为行业内的重要标准,已成为全球铝业企业展示其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的有力工具。
ASI的核心愿景在于最大化铝对可持续社会的贡献,而碳减排是其四大优先议题之首。根据ASI绩效标准V3(2022)的要求,铝行业需在1.5℃温控情景下,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当前水平的二十分之一以下。这一目标并非空泛的号召,而是贯穿铝材生产从原料开采到成品加工全链条的刚性指引,尤其针对碳排放集中的关键工序设定了明确的减排方向。
电解环节作为铝材生产的“碳排放重灾区”,其减排成效直接决定行业低碳转型的成败。数据显示,传统火电驱动的电解铝生产,单吨碳排放可达12-16吨CO₂e,而ASI通过标准引导企业转向清洁能源替代与技术革新。倡议明确鼓励企业采用水电、光伏等绿色电力,搭配惰性阳极电解槽等先进技术,将电解环节碳排放降至4-8吨CO₂e/吨铝的水平。俄铝在获得ASI认证后,通过引入低碳电解技术,已实现单位铝生产碳排放下降15%以上,成为行业标杆。同时,ASI于2025年生效的保证框架灵活性规则,在坚守减排目标的前提下,为企业应对能源结构等结构性障碍提供了过渡支持,避免优质企业因短期困难脱离低碳转型轨道。
除电解环节外,ASI倡议还对铝土矿开采、氧化铝精炼、阳极生产等上游工序制定了精细化减排要求。在开采阶段,ASI标准强调通过智能化开采设备减少能源消耗,将单位矿石开采的碳排放量控制在0.004-0.05吨CO₂e/吨的合理区间;精炼环节则鼓励采用高效煅烧技术,将碳排放强度从2.4吨CO₂e/吨氧化铝的上限降至1.5吨以下。德国Dadco氧化铝公司通过践行ASI标准,在精炼环节实现热能回收效率提升30%,成功通过ASI监管链标准认证。
在下游加工领域,ASI倡议通过循环经济理念破解减排难题。再生铝的生产能耗仅为原生铝的5%,碳排放更是低至原生铝的5%-10%,成为ASI重点推广的减排路径。重庆剑涛铝业作为ASI新成员,通过建立完善的废铝回收体系,采用破碎、磁选、涡流分选等精细化预处理工艺,搭配高效节能双室反射熔炉系统,实现烟气余热高效回收,让再生铝合金生产的碳足迹大幅降低。这种“废料-再生铝-新产品”的闭环模式,正是ASI循环经济理念的生动实践,也为中小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。
当前,全球已有380余家铝行业主体加入ASI倡议,涵盖从铝土矿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全价值链。随着ASI2027年标准修订进程的推进,其碳减排要求将更加贴合行业发展实际。